爱信知识百科网

植树造林、治理石漠化,云南西畴——石山这样成绿海

生活 · 2023-06-02 14:12:48
植树造林、治理石漠化,云南西畴——石山这样成绿海 植树造林、治理石漠化,云南西畴——

石山这样成绿海(美丽中国·小城看生态③)

核心阅读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曾经石漠化严重、土壤贫瘠、自然环境恶劣,人们生活艰难。1985年,西畴县提出“用30年时间绿化西畴大地”。经过30余年的绿化,石漠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通过发展绿色产业,西畴实现绿富美的结合,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有滋味。

99.9%的面积是山区,75.4%的土地石漠化,人均耕地不足0.78亩……上世纪80年代,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曾被国外专家认为“基本丧失人类生活条件”。1985年,西畴县提出“用30年时间绿化西畴大地”。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30余年的绿化,让昔日石山成为今朝绿海。

填土造地,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保护植被

“远望石山不见树,走进石山一窝土”,曾经的摸石谷,种粮只能东一棵西一簇。“别处种玉米,是连片机械化;咱种玉米论窝,窝里的土还得从别处拉!”说起以前的摸石谷,西畴县蚌谷乡木者村老支书刘登荣直说“苦”。

年年缺粮年年借,新当选村支书,刘登荣坦言自己是被逼“炸石造地”。

一开始,有人质疑:“几辈人都没干过的事,咱们就能干成?”刘登荣说得硬气:“不干咋知道成不成?这样下去肯定不成!”别人不愿意干,前任支书王廷位说自己愿意带这个头。1990年12月3日,摸石谷炸响了第一炮。两周时间,石头炸完再填土,党员干部炸出了试验田。

村民看到新地模样,纷纷加入炸石造地队伍,硬是炸裂了摸石谷的石头,300多名群众大干100多天,终于从石旮旯里硬抠出了360亩“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台地。

第二年,木者村迎来大丰收。从那时起,西畴县不少缓坡开始炸石造地,终于走出了“破坏植被、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苦熬不如苦干,西畴人将炸石造地的劲头用到了修路上:肖家塘村,一村四户,一户一人,6年凿出5公里的进村路;岩头村,14人挥着铁锤打、拿着錾子敲,敲出1公里的进村路……

道路修通后,各村组织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减少对土地的索取、对山林的破坏。

“以前孩子从早到晚满山跑,就为了一担柴。”刘登荣说,除了垦荒,砍柴生火同样破坏植被,乔木砍成了灌木,灌木砍没了捡木疙瘩,那时全村除了村头房后几棵树,几乎再也找不到高大乔木。

为了改变这个状况,村里先建沼气池,后又通了电。做饭不再靠烧柴,也就没人再去山上砍柴。石山封山育林、土山植树造林、缓坡改种保土的果树等经济作物……“绿化靠的不仅是植树,更是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望着远方绵延的绿海,西畴县委书记黄明勇说:“解决了温饱,西畴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更加环保。”

文章推荐:

小斑块大问题,颈动脉斑块怎么修?

两大国际组织上调中国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

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今天在上海举行

青海省青南地区首家州级传染病专科医院试运行

谢锋美中贸委会演讲:不能用“去风险”为“脱钩”打掩护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黄河“几字弯”上的水和田

法媒称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拟于9月访法

做好“融新活”,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

热评丨“村超”如何打开乡村“超链接”

美国前副总统彭斯正式宣布参加2024年总统竞选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