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信知识百科网

《新时代数字青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2023)》发布

热点 · 2023-06-02 13:47:35
《新时代数字青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2023)》发布 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 高凯)以“AI时代数字化与青少年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青少年互联网大会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新时代数字青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2023)》于开幕式论坛发布。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教授在开幕式论坛发布了《新时代数字青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2023)》,该报告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和过往调查研究,将青少年网络素养分为上网注意力管理能力、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能力、网络信息分析与评价能力、网络印象管理能力、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能力、网络价值认知和道德素养共六个维度,构建Sea-ism网络素养指标评价体系,通过整群抽样方式对青少年群体的网络素养进行调研。

报告显示,大学生网络素养整体平均得分为3.67分(满分5分),略高于及格线,高于青少年及初中生的3.56得分,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研究还发现,个人因素中大学生的性别、生源地区、专业、年级、户口、网络使用的熟练程度、平均每日上网时长都会显著影响大学生网络素养水平;家庭因素中大学生家庭的收入水平、与父母讨论网络内容的频率、与父母的亲密程度、家庭关系的融洽度、也会影响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水平;学校因素中大学生的课程收获程度、与同学讨论网络内容的频率、上课使用手机的频率也会影响网络素养水平。

报告提出网络素养教育核心理念是“赋权、赋能和赋义”,赋权就是给予青少年网络权利,赋能是建构青少年网络能力体系,赋义就是对青少年进行网络价值观教育。青少年要加强个人能力提升,最大限度利用网络正向价值,加强网络行为的自我管理;提高网络信息主体意识,缓解网络信息焦虑;提升网络技能水平,提高网络效能感,减少网络成瘾倾向;管理个人网络形象和数字声誉,提升网络印象管理能力;增强青少年网络安全和风险防范意识,强化网络道德素养。

报告建议,要建构网络素养教育生态体系,学校要加强网络素养教育主阵地建设,发挥课堂、课程育人作用;教师、家长要提高数字素养能力和水平,尊重青少年主体性,提升青少年网络创新、创业和创意能力;引入社团协会、媒体、企业平台等第三方力量,开展网络素养协同育人项目,相互协调促进,共同促进青少年网络素养提升,全面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完)

文章推荐:

市场监管总局集中曝光十起“神医神药”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香港“大豆专家”林汉明:农业科学研究就是要“上天下地”

不一样的爱心送考 六个核桃联合全国经销商汇集大爱齐出发

携程集团发布2023Q1财报:净营收92亿元 同比增长124%

中央企业7名管理人员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最早记载昭君出塞的东汉铜镜流落民间,是谁在盗掘倒卖?

护航高考丨北京市“暖心伴考”护航学子逐梦路

加拿大央行恢复加息步伐 利率达22年以来新高

河南省已确定745个定点收储库点 挂牌敞开收购受损小麦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交通运输部纪检监察组原二级巡视员姚西科被“双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