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解读安徽科技创新密码
合肥6月2日电 题: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解读安徽科技创新密码 记者 张俊 吴兰 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在中国的版图上,中部省份安徽把创新视为最为宝贵的资源,在科技和产业创新的道路上,勇担“开路先锋”,诞生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成果。 安徽科技创新“密钥”,离不开这一组密码——“336614”。 “336614,这组数字出自于《安徽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21—2035年)行动计划》。作为安徽科技战略布局,它概括了安徽未来科技发展的重点方向、重大任务和重要举措。”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姚群向记者介绍说,一方面是聚焦前沿科技和基础研究,探索科技“无人区”;另一方面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 数字中“33”,分别是打造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构建先进集成电路、下一代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与认知对抗三大战略优势领域。 以量子信息为例,安徽合肥正全力打造“量子科技”“量子产业”双高地,不仅诞生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九章二号”和“祖冲之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在内的前沿科技成果,同时也形成了量子科技企业集聚的“量子大道”。 在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研团队开发的量子通信设备已应用在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及“量子城域网”中,“量子高清密话手机”和“量子加密智能办公本”产品均已推出,量子科技正从“实验室”走向千家万户。 “336614”科技战略布局中的“66”指的是聚焦数学与应用研究等六大“引领”基础研究领域以及人工智能等六大“倒逼”应用基础研究领域。随着战略科技力量梯次不断壮大,目前安徽已建、在建和拟建大科学装置12个,累计建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217家。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张娅子 摄 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坐落的“科学岛”上,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亦被称为“人造太阳”)近日成功实现了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据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清泉介绍,科研团队在开展科研的过程中,也及时“捕捉寻找”可转化的衍生技术,先后研制成功了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和太赫兹光主动安检成像检测等产品,实现了以基础研究促应用,以应用“倒逼”基础研究的路径。
文章推荐:
中国持续深化同各方互利合作(国际论坛)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中美高层交往尤其要做好全过程管理
南航、兵器工业集团等央企7名管理人员被查
公安部交管局公布近期三轮车肇事肇祸典型交通事故案例
天文学家热议发现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化学遗迹:对认识宇宙至关重要
端午小长假火车票开售!部分航线机票低至300元,多景区减免门票
加拿大野火烟雾笼罩美东 纽约成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城市
强对流预警!黑龙江等7省份部分地区将有8至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
“第一袋钾肥”诞生后的65年 “中国盐湖城”寻求开拓新蓝海
【加油,以梦想的名义】扬帆启航!直击2023浙江高考首日